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中国明代科学家。字子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辖区)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兼小地主家庭。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科学研究范围广泛,以农业、天文学为突出。还从罗马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研究西方科技知识(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学科),并介绍于中国,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译《崇祯历书》,并译著多种书籍,其中以《几何原本》为著名。

1.公元1562年,徐光启生于上海的一个商人兼小地主家庭里,但他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少年时代的徐光启十分喜爱读书,一篇文章到手,他总要读得滚瓜烂熟,心领神会才放手。

2.徐光启20岁的时候,经过乡试,中了金山卫的秀才。可是家里却越来越穷了,为了生活,他只好在私塾里当了教书先生。教书之余,他还得帮着父亲下田劳动。当然晚上还是老习惯,点着油灯读他的书。

3.一天,他读到了李时珍的医药书《本草纲目》。他不仅被这套巨著所吸引,尤其是被李时珍那种花整整27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的著书精神所深深感动。他立志要像李时珍那样,到民间去读活的书,然后也要著书立说。

4.一个初秋的下午,徐光启拜别了父母,和几个朋友一同乘船前往太平府参加举人考试,他想以求取功名来实现自己为国出力,倡明学术的远大抱负,也想借这个机会开阔眼界,增进学识。

5.但徐光启在这次考试中失败了。因为这些年来,他所爱读的都是那些有关实用性的书籍,而对应考的八股文,缺乏深入研究。这次他考试的作文,虽是一篇很有见识的好文章,可那些顽固守旧的考试官就是看不中。

6.徐光启考试落选后,就由朋友介绍,到南京一个大户赵凤宇那里当了家庭教师,后来他又随赵家来到广西浔州。有一天,这家来了一个广东客,闲谈中说起广东韶州有个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的传教士。徐光启听了真想见见此人。

7.为了见见这个有真才实学的洋人,徐光启翻山越岭,步行了几天,来到广东韶州。几经打听,才找着了一个名叫郭居静的西洋传教士。他们一见面就好像老朋友似的,谈得十分投机,这一谈,就谈了几天。

8.在这儿,徐光启第一次听到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字,第一次晓得西方有个叫欧几里得的著了《几何原本》一书,还听说了地球仪,也看到了教士的自鸣钟,得知造钟的第一个人是丹麦的泰古·布刺。

9.这些西洋的新鲜事儿,开阔了徐光启的眼界,打开了他的思路,引起他对一些问题的深思:外国的许多读书人,孜孜不倦地发明创造,而中国呢?中国人不能夜郎自大了,要学习外国的新的东西。

10.徐光启36岁时,从广东来到北京的顺天府,第八次参加举人的考试。这一考连考了3天,徐光启在考试文章中把自己这几年来游历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地见闻和平日要求改革政治、研究科学的建议写了个畅快。

11.这次的主考官焦竑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官员,他从被阅卷官们删落的卷子中,发现了徐光启的考卷,阅后,他连声称赞。徐光启得中顺天府第一名举人。

12.1604年,徐光启中了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了北京翰林院学习。在北京他更深地看到了明代晚期朝政的腐朽,国家的穷困,人民的痛苦。因此,他潜心立志,科学救国。他坚决抛弃了无用的八股文,专心研究科学。

13.他重视从国外引进科学著作,可惜一时又看不懂洋文,于是他请洋教士利玛窦口译,他笔记的合作办法,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首先译成了《几何原本》前6卷,因利玛窦不肯继续合作,后6卷没能译成。

14.接着他又与洋教士熊三拔等人合作,先后编译了《测量法义》、《勾股义》等西方科学著作。这些引进的数理科学著作,在国内出版后,引起了全国知识界的重视和好评。

15.除了数学方面,徐光启还翻译了许多关于测量、水利等方面的著作。地圆说和经纬度的观念,也是他译著出版后,才在我国普及的。这些西方自然科学的引进,为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所以后人称徐光启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

16.在引进国外科技的同时,徐光启也十分重视国内实用科学的研究和推广,尤其是对农业科学的研究最为关心。徐光启极力赞扬商鞅等前人的“农本”思想,主张“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17.他不仅多次上书建议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并且亲自垦荒,对多种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接着又提出了改良生产工具、改良耕作方法和播种高产作物等许多有效措施,从而把我国传统的农业科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18.徐光启毕生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著述在农业方面。他撰写的著作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其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农政全书》。这部巨著在我国农业科学遗产的宝库中极负盛誉。

19.《农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其中作者自己写作的约6万多字,其余引录了大量的占代和同时的文献。徐光启不仪“杂采众家”,对大量材料进行了分类汇辑,而且加了少评注,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20.《农政全书》分做12门,包括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时、开垦、栽培、蚕桑、牧养、酿造、造屋日用技术以及备荒救荒等方面。其中重点在开垦、水利和备荒等几项,这些在以前的农书中都没有叙述过,因而成了这部书的显著特色。

21.其中的开垦卷中辑录了前人关于垦田的具体办法和实际经验,也介绍了徐光启自己的垦田实践,其意图是为当时严重存在的弃耕搁荒现象开列药方。但在当时,单只建议开荒垦田是解决不了农民无地缺地的根本问题的。

22.《农政全书》中“水利”门共9卷,既有徐光启系统总结关于农田水利的理论,也有选辑前人有关全国各地水利问题的具体论述,其中尤以他提出的用水五法最为重要。其中还有译著《泰西水法》,介绍欧洲的水利力学原理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

23.鉴于明末灾荒严重,徐光启非常重视备荒救荒问题,书中选辑了历代备荒救荒的具体措施,也记入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书里所录的《救荒本草》中的一些野菜野果,他注明“尝过”,并注上某些有“嘉味”,某些“难食”等等。

24.为了消灭蝗灾,徐光启统计了我国历史上记载的191次蝗灾发生的具体情况和蝗虫生长繁衍的过程。他在书中详举了蝗虫的危害和捕捉方法,并且提出治蝗一定要发动百姓。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至今看来还是正确的。

25.徐光启很热心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当时棉花的生产发展较快,于是他在总结农民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棉花栽培技术理论,并且通俗地溉括成十四字:“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料肥壅。”

26.他还注重推广良种,提倡高产作物。当时,他听人说福建有人从菲律宾带回的甘薯,产量很高,就亲自试种,成功后便四处推广。他还曾经在天津试种推广水稻,也取很了成效。他大力鼓吹过种植乌桕树以取桕油,种女贞树以取白蜡等等。

27.我国古典农书里的“风土不宜说”,本是指种植农作物因地制宜的含意,这是有道理的。但有很多人却机械理解,认为某一作物,只能在某一地种植。徐光启通过许多事实,如棉花、菠菜、蒜等的引种成功,批评了这种农业上的保守思想。

28.徐光启融会中西科学,突出地体现在修订历法方面。我国的历法到宋元时代已相当完备,但不够精确。1629年5月5日发生了“天狗吞太阳”即日食,钦天监以旧历推算的时间发生误差,这使皇帝为救护太阳,而在太阳下空等多时,结果大怒。

29.而徐光启运用西法推算,结果跟实际时间非常接近。趁此机会,徐光启又一次上疏建议修改旧历,终于获得皇上准许,于是成立西法历局,由他主持修订历法。但他主张在弄清天体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制订新的历法。

30.徐光启继承了我国古代历法可取之处,又同罗马、德、奥等国著名大学联系,以吸取最新知识。并且引进了欧洲的时辰钟和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对天象进行精密观察,还绘制了一幅《全天球恒星图》。他对天文的研究,已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1.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一部好的历法,因此徐光启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病中还坚持修改草稿。经过三年的辛勤劳动,到1632年,他已编出《新历法书》74卷,按计划已完成过半。

32.当时根据新历法已编部分预测日食,其误差已减至半刻钟之内,其精密程度已经和当时欧洲的历法不相上下。我国沿用到现在的农历,就是在《新历法书》的基础上编成的。

33.徐光启不但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同时也深深地注视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明末,满清军经常来犯,针对当时形势,徐光启提出了“强国必须强兵”的丰张,并几次上奏请求亲自练兵报效国家。万历皇帝见他十分诚恳,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34.但当时朝中那些腐败的顽固派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他的练兵计划,他们克扣饷银和军需,迫使徐光启募捐练兵,原计划练10万兵,但最后只训练了4000余人马。尽管如此,他训练过的这支军队后来还是屡立战功。

35.徐光启总结练兵的经验,写了两部军事著作:《徐氏庖言》、《选练条格》。事后,徐光启又转到改革军队武器装备的实践上去了,他亲自设计,组织制造了一批火药枪炮和望远镜。结果这些武器在打击清军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6.徐光启在科学方面的功绩并不局限科学的某一门类,他多方面地融会了我国古代科学的成就和当时外来的科学知识,在数学、天文、历法、农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方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7.1633年深秋,在科学事业上整整奋斗了50余年的徐光启病倒了。可躺在病榻上的他,竟不顾病体的虚弱,拼命地写书,想赶时间把《新历法书》写完,可惜这一来,他的病情却越来越重了。

38.吃药对他的病已不见效了,徐光启意识到自己是不行了。他想到自己还有许多大事未能完成,得要赶快安排,他挣扎着用枯瘦的手,抖抖索索地向皇帝写奏疏,推举山东参政李天经接替领导历局。完成遗下的事业。

39.写完奏疏,徐光启静静地躺着,那皎洁的月光照在他蜡黄的脸上。他的精力耗尽了,没过多久,便与世长辞了。徐光启主持督修的新历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仍抹煞不了徐光启在修编新历上所作出的成绩。

40.徐光启是中国明代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他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