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洪保德

亚历山大·洪保德(1769-1859)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出生在普鲁士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足迹遍布西欧、北亚和南北美洲,其考察成果和据此所作的概括对科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认为自然界是一巨大整体,各种自然现象相互联系,并依其内部力量不断运动发展。首创世界等温线图,研究气候差异。发现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等。主要著作有《宇宙》5卷、《中部亚洲》3卷和《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等。

1.公元1769年9月4日,洪保德出生在普鲁士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的父亲是王国的宫廷大臣,他们一家就住在离柏林不远一个风光秀丽的特格尔庄园里。这里周围有森林、桑园、葡萄园。还有许多花草树木,简直就是个植物王国。

2.洪保德从小就喜欢到花园,或周围的田野里观看那些植物,领略大自然的秀丽风光。他还喜欢采集各种植物的茎叶和花朵,搜集各种贝壳、石块和小昆虫等,并做成标本,保存起来。

3.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母按贵族家庭的常规给他请了家庭教师。在所学的功课中,洪保德最喜欢地理课,他还经常向教师提出问题,如哪座山最高,哪条河最长,哪儿最热,哪儿最冷,哪儿长什么植物等,尤其感兴趣的是非洲或南美洲的问题。

4.洪保德还很爱看书,他经常钻进父亲的书房翻阅各种书籍。他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地理书和有关探险的书,书中描绘的异国景物,使他醉心和向往,由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远游探险的种子。

5.他15岁的时候,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来到特格尔庄园。他注意到洪保德的才能和志趣,鼓励他研究大自然,并且还对洪保德的父亲说:“冯·洪保德先生,我恳切地劝你引导这个孩子走进自然史的领域。”

6.但是,洪保德的父母却不管儿子的志趣和别人的劝告,执意要他去学习矿业,因矿业是当时普鲁士王国最吃香的行业。洪保德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1787年,他18岁的时候,离开了特格尔庄园,到大学学习矿业去了。

7.在大学学习的时候,洪保德对地质学、矿物学、数学及水文学等知识特别感兴趣。他认为,这些知识对他以后的旅行探险都是有用的。他还利用假期到比利时、荷兰、英国和法国旅行,这可以说是他以后去美洲旅行考察的序幕。

8.1792年,洪保德大学毕业了。按照父母的愿望,他成了矿务部的一名官员。但他自己的志趣还是自然科学。在当矿山督察的几年间,他跑遍了矿井,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并发表了有关古植物学的著作《夫赖堡的地下植物》。

9.1797年,洪保德的父母相继去世,没有人再来干涉他的志趣和行动自由了。他毫不犹豫地辞去矿务部的工作,并卖掉他父母留下的遗产,准备了钱作为远游的旅费。同时他还抓紧学习天文学和测定地理方位的知识,为旅行探险活动打基础。

10.起初,他有两次远游的机会,一次是随英国的勃里斯托勋爵到非洲尼罗河上去旅游,另一次是跟法国探险家去环球航行,但都因法国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致使这两次远游不能成行。但洪保德并没失去信心,他正酝酿着到南美洲去。

11.洪保德从小就对南美洲有浓厚的兴趣。但当时的南美洲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不允许任何外国探险家到那里去。可洪保德还是想去碰碰运气。1798年,他和法国青年植物学家邦普朗结伴首先到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设法觐见西班牙国王。

12.事情办得很顺利,国王接见了他们。洪保德再三声明了要求到南美洲的目的是科学考察。国王大概是被他们献身科学的真诚态度感动了,出乎意料地当场准许了他们的请求。

13.1799年6月的一天,洪保德与他的密友邦普朗带着四十多件测量仪器,登上了西班牙轻型巡视舰“毕扎罗”号,从西班牙的拉科鲁尼河港启航,驶进了浩森无际的大西洋。他们在变幻无常的热带天气里向着南美洲破浪前进。

14.经过1个多月的航行,“毕扎罗”号终于靠上了南美洲海岸。他们在委内瑞拉的库马纳下了船,开始了他们长达5年的旅行考察活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和美丽的景物把洪保德和邦普朗完全吸引住了。

15.他们开始是在原始森林徒步穿行,但十分危险,他们时刻要防备毒蛇猛兽的袭击。于是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们乘坐的是印弟安人的独木舟或用树皮制的小船。沿途中,他们收集了许多植物标本,各种奇异的动物和鸟类。

16.可他们在水流湍急的河上航行,也并不安全。1800年4月6日,他们突然遇到了狂风大雨,小船上下颠簸,连印弟安船工都害怕得跳下船游向了岸边。但洪保德和邦普朗为了保住船上的资料和标本,坚持到小船被风刮到岸边,才幸免于难。

17.在旅行探险中,洪保德对土著种族特别感兴趣,他还收集到了已经灭了种的部族人的骨骼。通过对土著种族各方面的考察,也发现:尽管地区不同,气候和自然条件也不一样,但各部族的传统习惯却非常相似。

18.洪保德考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他用仪器考察了火山、地震、岩石、矿物;观察研究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观测了天象和星座;还进行了气象观测,测量了各地的温度、风向、风力,发现了气温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19.他们在南美的考察整整化了5年的时间。这5年中,他们穿过了南美北部的密林,经过了奥里诺科平原,考察了安弟斯山脉的北段,并登上了许多高峰,其中包括当时认为的世界第一高峰的钦博拉索山;他们还访问了古巴和墨西哥。

20.他们的旅行探险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收获也很大。他们收集了几十箱昆虫、植物标本和鸟兽的皮,写下了大量的记满各种材料的笔记。1804年8月,洪保德像一位凯旋的将军,回到了欧洲。

21.当时,欧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拿破仑已征服了欧洲,使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法国的首都巴黎也成了欧洲科学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巴黎聚集了许多第一流的学者。因此,洪保德回欧洲后,就留在了巴黎。

22.由于洪保德在长达5年的远游探险中,带回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岩石标本和无比珍贵的科学考察资料,使他成了欧洲最有名的人物。普鲁士出了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学者,国王也感到光荣,因此封他为宫廷大臣,并允许他留在巴黎搞研究工作。

23.洪保德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他要把考察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他探险家的考察材料进行对比,以便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写一部包括动植物、天文地理、几乎涉及整个宇宙的巨著。

24.但要完成达巨著也相当艰辛。洪保德开始时邀请了几位各门类的一流科学家组成协作班子,帮他研究收集到的素材。但实际上他们并没帮上多少忙,连他的好友邦普朗似乎对写作也厌烦。因此,整理资料和写作的事,还得由洪保德自己来完成。

25.由于住在巴黎的洪保德还是普鲁士王国的宫廷大臣,因而普鲁士国王往往委派他参加一些国际会议或国务活动,想依仗他的声望和外交才能,提高普鲁士王国的地位。这样一些国务活动无疑也耗费了他不少精力和宝贵时间。

26.但是,洪保德是一个意志坚强、对科学事业有献身精神的人,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留居巴黎的20多年里,他发表了大量的,涉及到地区、生物、气候、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科学著作,内容所及的范围之广令人惊叹!

27.我国古典农书里的“风土不宜说”,本是指种植农作物因地制宜的含意,这是有道理的。但有很多人却机械理解,认为某一作物,只能在某一地种植。徐光启通过许多事实,如棉花、菠菜、蒜等的引种成功,批评了这种农业上的保守思想。

28.1827年洪保德从巴黎回到了柏林。他在大学里讲地理课,由于他有大量的实践经验,知识渊博,因而深受学生们的欢迎。1829年,他60岁时,应俄国沙皇的邀请,他又到亚洲腹地进行了考察。

29.洪保德一行从莫斯科出发,进入了乌拉尔山区考察。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洪保德指出这里有可能找到金刚石,这个推断后来得到证灾。他们还到了中国边界,并和中国官员交换了礼品。这次亚洲之行,历时6个月,行程达17000多公里。

30.从亚洲考察回到柏林后,洪保德写了《亚洲地质和气候片断》等科学著作。在洪保德70多岁的时候,终于开始撰写他的科学巨著《宇宙》了。他把《宇宙》的写作看成是自己一生最主要的事业,他要把自己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写到这本书里去。

31.这一写就连续写了十几年,这些年中,尽管他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还要接待登门求教的学者和众多的客人,但是不管有多少繁忙的事务,他的著作工作都一刻也没有停顿。

32.1859年,洪保德的巨著《宇宙》终于完稿了。但就在他90岁寿辰到来之前,这位给人类留下巨大科学财富的科学家,离开了人世。国王下令为他举行国葬,并令柏林市民服丧来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33.洪保德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宇宙》全部出版。这部5卷巨著,直到他逝世第三年,即1862年才出齐。洪保德是一位在科学史卜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他是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贡献。

34.我们从洪保德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广博的学识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靠什么天赋,而是由于他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勤奋工作取得的。这也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天才出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