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狄更斯

查理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作家。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当过童工,15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又当过法庭速记员和新闻记者。1833年开始为报刊杂志撰写故事和特写。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等。他擅长描写各种情景,尤以人物刻画著称,创造了许多被称之为“狄更斯人物”的典型形象。狄更斯一生喜欢戏剧,曾亲自参加演出和导演。

1.公元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在英国南部的朴茨茅斯。父亲是海军军需处的一个小职员,他和妻子总共生了8个孩子。狄更斯排行第二。狄更斯长得很漂亮,生着一对蓝眼睛和一头鬈发。

2.狄更斯具有异乎寻常的朗诵才能。父亲常常把他带到邻近的一家小酒店里,将他放在一张桌子上,让他给朋友们表演些小节目。狄更斯一点也不胆怯,总是大大方方进行表演。人们都很喜欢他。

3.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父亲不善理财,家里很快债台高筑。为了摆脱困境,父亲带着全家人迁居到了伦敦。然而伦敦并没有对这家人特别厚爱,很快他们又欠下了许多新债。父母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哭喊。

4.母亲打算办一所女子学校,赚点钱。她让狄更斯挨家挨户分送传单,招徕学生。可是直到开学那一天,始终没有一个孩子前来就读。父亲一筹莫展,终因负债过高被投进了监狱。

5.为了糊口,11岁那年,狄更斯到一家鞋油作坊当童工,他的工作是整天不停地把油纸包在那些鞋油瓶上,然后再包上一层蓝纸,贴上招牌纸。作坊里又乱又脏,臭气冲天,让人透不过气来。

6.后来,父亲从一亲戚那里继承到一笔小小的遗产,还了债,结束了监狱生活。狄更斯又重新跨进了学校的大门。在学校期间,他学习勤奋,功课优秀,读了不少新书。

7.两年以后,狄更斯因家庭经济拮据中途退学。先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后应聘为《记事晨报》采访记者,专门到法院、议会中去采访。这使他有机会看到社会中的种种黑暗,进一步了解到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

8.在进一步认识生活的同时,狄更斯仍不忘记用自学的办法来充实自己。他经常出入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孜孜不倦地钻研学习,以得到那些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的知识。

9.22岁那年,狄更斯试着写了一篇短篇小说。他忐忑不安地将小说投寄给了一家杂志社。谁知小说很快发表了。他捧着载有自己小说的杂志,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开始了写作生涯。

10.狄更斯24岁生日那天,他把用“波兹”笔名撰写的特写汇编成《波兹札记》出版,年底又出版了第二集。这些作品显露了狄更斯的写作才华,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狄更斯信心大增。

11.接着,狄更斯又在报上发表了连载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这部长篇小说发表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们无不谈论匹克威克。狄更斯成了大名鼎鼎的人物。

12.这期间,狄更斯结识了《记事晨报》出版人霍茄士的长女凯瑟琳。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动,使他俩很快坠入了爱河。1836年4月2日,他们在伦敦圣卢克教堂举行了婚礼。

13.婚后,狄更斯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写作。他几乎是同时在进行着《奥利佛尔·退斯特》和《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两部长篇的写作,常常是他写完一章,报纸拿去连载一章。

14.狄更斯一直保持着“夜游”的习惯。每到晚上,他总是在伦敦街头漫步,观察各种人群和五光十色的商店招牌和广告。他用这种方式保持和下层社会的联系,不断从中汲取创作的养料。

15.1841年,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老古玩店》在杂志上连载后,再次引起轰动。人们纷纷争相阅读载有《老古玩店》的杂志。一位议员在火车上看到书中小主人公耐儿死去之后,啜泣着把书撕碎,抛到窗外。

16.同年,在辉格党人的提议下,狄更斯经过反覆思考,同意为苏格兰郡竞选议员。狄更斯偕夫人访问苏格兰,在欢迎会上他作了出色的演讲,被授予该城荣誉市民称号。

17.狄更斯的作品被介绍到美国,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美国的读者盼望他能去美国访问。1842年,狄更斯偕夫人登上了“不列颠”号汽轮,离开利物浦港驶往美国。

18.狄更斯到达美国后,受到了美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在他下榻的旅馆里,挤满了来访的读者,甚至床上也坐满了人。各种各样的请柬,贺电、信件雪片一样朝狄更斯飞来。

19.狄更斯相继访问了费城、纽约、巴尔的摩、华盛顿、匹兹堡、圣路易斯,参观了中西部大草原,先后拜会了华盛顿·欧文和爱伦·坡等社会名流,并且受到了美国总统约翰·泰勒的接见。

20.与此同时,狄更斯还深入到社会底层,悄悄察看了贫民窟、妓院、贼窝和水手酒吧,并且察看了弗吉尼亚州的一个残酷的蓄奴区。他慨叹道:“我已经失望了,这不是我要来看的共和国。”

21.回国后,狄更斯把在美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写进特写集《美国札记》和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辛辣地嘲讽了这个新共和国的腐败、堕落。结果招致美国许多报刊的诋毁和攻击。

22.由于《马丁·朱述尔维特》和随后出版的《圣诞欢歌》销路不佳,出版商找上门来,要狄更斯按照所签合同赔偿经济损失。狄更斯破产了。他愤然决定与出版商断交。

23.正当狄更斯绝望时,出版商布雷德伯和埃文斯预见到他们可以从狄更斯身上捞到好处,便同意预付给他一笔稿酬应急,条件是他把今后8年内所写作品的四分之一交由他们出版。

24.1848年,狄更斯怀着复杂的心情率家人来到国外旅居。他先在意大利、瑞士,后来到了法国巴黎。在巴黎狄更斯结识了法国大作家雨果。两人对许多社会问题有着共同的认识和一致的态度。

25.狄更斯旅居巴黎期间所写的长篇小说《董贝父子》,在英国发表后,获得了成功。狄更斯于是率家人返回伦敦。狄更斯回到伦敦,受到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他决心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6.1848年,狄更斯获悉剧作家诺里斯十分潦倒,便自组剧团为他举行义演。他自导自演,在莎剧和《人不可貌相》等剧中串演6个角色。演出十分成功,连女王陛下都亲临观看。

27.义演结束后,狄更斯潜心写作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作品把作家带回到辛酸的童年,他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久久地沉浸在对已逝去了的往事的回忆之中。

28.狄更斯的思想更加趋于成熟,创作上大获丰收。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等,还先后创办了《家常话》、《一年四季》等刊物。

29.狄更斯与另一位名作家萨克雷原是朋友,但由于种种原因,加之教养、气质和文学见解不同,两人有了隔阂。随着《名利场》的发表,萨克雷成了绅士阶层的宠儿,双方终于分道扬镳。

30.几年以后,两人在伦敦一家剧院大厅邂逅,病人膏肓的萨克雷主动向狄更斯伸出了双手,一对旧友重归于好。后来萨克雷溘然去世,狄更斯特意撰写了一篇文章,沉痛哀悼这位曾一度为敌的朋友。

31.狄更斯在事业上很成功,但在晚年的家庭生活上却很不幸。他每天孜孜不倦、没日没夜地伏案写作,而妻子却整天吃喝玩乐,混迹于上流社会。两人感情越来越不合,终于在1858年离了婚。

32.狄更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朗诵才能。1867年至1868年,他应邀再度前往美国进行巡回朗诵。美国听众狂热地欢迎了他。常常是小会堂容纳不下听众,就改在大操场上举行朗诵会。

33.在美国期间,狄更斯共举行了三百七十多场朗诵会,平均一天要登台两次,为了应付这种紧张的演出活动,他只好谢绝一切无关的社交活动,躺在沙发上强迫自己睡觉。他不能让自己的听众失望。

34.长期的劳累,使狄更斯的体质日渐衰弱。自美国回英国后,狄更斯举办了最后一场告别朗诵会。他选定《奥利佛尔·退斯特》中一段谋杀情节。结果听众兴奋不已,朗诵效果相当好。

35.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在盖茨山寓所写作了一整天,感到相当疲乏。同住的他的一个亲戚见狄更斯脸色十分难看,一句话也不讲,连忙扶他躺倒在床上。狄更斯中风了。

36.狄更斯整夜昏迷不醒,第二天早晨便悄悄地离开了人间,终年58岁。几天后,狄更斯的遗体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人们闻讯纷纷赶来,举国为之哀悼。